56物联网--中国物联网行业门户_专注于智慧城市,智慧安防,工业互联,智慧交通,智慧医疗,智能家居,智慧物流,物联网平台,智慧停车,车联网等物联网产业发展与物联网技术的应用与推广
  
您所在位置:首页 > 产业物联网 > 快讯 > 正文

LTE-M与NB-IoT:5G时代的蜂窝物联网

2025-09-29 10:53   来源:56物联网

LTE-M与NB-IoT:5G时代的蜂窝物联网

与以往各代蜂窝通信技术一样,5G正深刻改变信息传输与接收的方式。凭借全球覆盖,5G推动了物联网(IoT)的加速发展,使无数自动化无线应用得以实现。预计到2030年,将有超过400亿台设备接入物联网,涵盖一次性追踪终端、计算机视觉摄像头、智慧城市照明、智能公用事业、精准农业与智能农机等多样化应用场景。

如此大规模的高速连接部署需要广泛的带宽支撑。蜂窝低功耗广域网(LPWA)标准,使传感器及低频数据传输终端能够在5G环境中保持高效运行。LTE-M与窄带物联网(NB-IoT)作为主流的移动物联网技术,不仅提供了安全、低成本的蜂窝LPWA能力,还成为未来全球5G生态融合与物联网规模化发展的核心推动力。

这两项技术与5G网络并存,能够在未来数十年内支撑大规模物联网部署与低功耗蜂窝应用案例,奠定物联网持续扩展的基础。

5G的价值与驱动

5G不仅是通信速率的提升,更是推动社会数字化与产业智能化的关键基础设施。其演进周期预计将在2030年前后完成,彼时其速率将较4G提升数十倍,并支持每平方公里百万级连接密度。

高带宽和高速率为物联网行业带来广阔机遇,典型应用包括:

  • 固定无线接入(FWA)
  • 超高清(4K及以上)视频流媒体
  • 虚拟现实(VR)与增强现实(AR)终端

在更广泛的层面,5G网络实现了个人与产业的全方位互联。例如:

  • 视频远程信息系统
  • 无线前视红外(FLIR)图像解决方案
  • 实时远程监控
  • 网络切片与自动化生命周期管理
  • 云优化的分布式安全应用

要充分释放这些优势,企业需在高速率与低功耗等维度配备适配的终端组合,从而顺利完成向5G的升级与演进。

蜂窝低功耗广域网技术:LTE-M与NB-IoT

LTE-M与NB-IoT通过优化功耗、覆盖、成本与安全性,改善了物联网通信方式,并开拓了面向小数据量、间歇性数据传输的行业应用机会。典型领域包括:

  • 智能公用事业
  • 医疗健康
  • 车队与资产管理
  • 精准农业

其核心特性涵盖:

  • 低功耗:终端可在一次充电后运行多年
  • 增强覆盖:适应室内外及弱信号环境
  • 低成本:设备与网络建设成本大幅降低
  • 高安全性:具备强身份认证与增强连接防护
  • 简化部署:网络架构与拓扑优化,易于规模化扩展

LTE-M技术特性与应用

LTE-M最早在3GPP第13版(Rel-13)标准中提出,并已广泛部署于现有LTE网络。截至2025年5月,全球已有115个LTE-M网络投入运行(GSMA数据)。

其技术特征包括:

  • 使用1.4MHz频谱带宽,兼顾低功耗与小数据量传输
  • 支持大规模连接与设备复杂度降低
  • 适合对移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

典型应用场景:

  • 运输与车队追踪
  • 资产与货物监控
  • 移动物联网诊断与数据采集
  • 个人与宠物追踪器
  • 冷链物流监控
  • 便携式销售终端

NB-IoT技术特性与应用

NB-IoT同样由3GPP在Rel-13中提出,主要面向固定及低速率场景,特别适用于电池供电设备与深度覆盖需求环境。其在Rel-17标准中进一步扩展,支持与卫星及非地面网络的融合,实现蜂窝与卫星双模通信。

截至2025年5月,全球共有137个NB-IoT网络投入商用(GSMA数据)。

其核心优势包括:

  • 支持低吞吐量、高延迟容忍的设备集群
  • 高效利用频谱资源
  • 极低成本与低功耗
  • 适应地下、室内及远程环境的广域覆盖

典型应用场景:

  • 智能燃气与水表
  • 智能停车场与仓储设施
  • 地下基础设施监测
  • 农业与牧场远程传感
  • 海运资产追踪

部分物联网终端可同时集成LTE-M与NB-IoT,以获得跨场景的灵活性与可靠性。

总结

在5G驱动下,LTE-M与NB-IoT作为蜂窝低功耗广域网的核心技术,将在未来十年内持续支撑物联网的高速扩展。二者通过不同的特性定位,实现从大规模低功耗传感到移动资产追踪的全场景覆盖,为全球物联网生态奠定坚实基础。

CIBIS峰会

由千家智客主办的2025年第26届中国国际建筑智能化峰会(简称:CIBIS峰会)即将开启。本届峰会以“碳索新机·筑AI未来”为主题,将于2025年10月28日至12月11日期间,巡回登陆西安(10月28日)、成都(10月30日)、北京(11月18日)、上海(11月20日)、广州(12月11日)五大核心城市,全面开启一场面向“双碳”目标与AI时代的建筑智能化革新盛宴!

报名参会

西安站:https://hdxu.cn/1qhav

成都站:https://hdxu.cn/1qhb3

北京站:https://hdxu.cn/1qhb5

上海站:https://hdxu.cn/1qhb7

广州站:https://hdxu.cn/1qhb8

更多2025年峰会信息,详见峰会官网:http://summit.qianjia.com

编辑:frank